資訊詳情
城市的細節
發布時間:
2013-06-17 00:00
路邊,新建了一個漂亮的公交車站。每天,都會有人站在這個公交車站等車。左等右等,駛過的公交車,沒有一輛停下來。原來,這個站點,還沒有開通。
一位家住附近的老婆婆,看到那么多人,不明就里,白白的等待,就想了個辦法,在公交站牌上,貼了張溫馨提示:“朋友,你在等車嗎?這里的公交車還沒有開通。如果你想乘156路,那請您往前走到‘密渡橋路口’站;如果您要乘95陸,請向后走到‘文三新村’站。”署名“愛管事的羅婆婆”。貼好了,還不放心,羅婆婆又守在一邊,看效果。
陸續有人來到站牌下等車,有人看到紙條后,掉頭就走了;也有人看了提示,東張西望,看樣子是不知道怎么走。羅婆婆就走過去,熱心的給人家指路。
羅婆婆的溫馨提示,讓路過的人,很溫暖。
前幾天,突降暴雨,市區很多地方發生內澇。大雨傾盆,人們四處躲雨,有個人卻冒著大雨,站在自行車道上,不停地示意騎自行車的人和行人從他身邊繞開,水淹沒了他的小腿,在他身后打著旋。原來,這里的一塊窨井蓋被水沖走了,積水之下,沒有遮蓋的下水道,吞噬著一切。這個人剛好騎車從這里經過,見此情景,將自行車支在一邊,自己站在積水中,提醒著路過的人們,直到搶險人員趕到,他才悄悄離開。
沒有人知道他是誰,但他雨中的背影,讓人感動。
我家所在的小區,有個收破爛的,經常能聽到他帶著濃重鄉音的吆喝聲。他收破爛,也從垃圾房里撿破爛,身上的汗餿味和垃圾的腐朽味混合在一起,特別難問。除了偶爾將廢品賣給他,人們避之唯恐不及。
有一次,我看見他蹲在路邊,好像在扳什么東西,走過去一看,地上有顆螺絲,是那種膨脹螺絲,估計當初是固定什么物體而釘在地面上的。他左敲敲,右敲敲,還是扮不動,于是再敲。
我覺著好笑,一顆螺釘,能有幾兩重啊,值得花這么大力氣嗎?
他回頭看著我,說:這顆螺釘擱這兒,絆腳,危險。剛才有個孩子,踢球時,就一腳踢在這顆螺釘上,我給它起掉。
原來是這樣,我的臉燥熱。
這都是一些微小的細節:公交車不來,窨井蓋不見了,地上冒出一顆螺釘……這些細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,有的還是危險的隱患,讓人惱怒。
這些也是細節:貼一張“溫馨提示”,站在雨中提醒人們,將鉆出地面的螺釘拔掉……他們的“多管閑事”,讓我們感到溫暖。
這是一件事情的兩個側面,你注意到了什么細節,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感受。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
2025/06/12
2025/06/12